“老师,我跟我男朋友分手快两个月了,我们俩是在我上一家工作的公司认识的,可以说是日久生情吧。
但前段时间,我们两个开始有很多矛盾,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他总说过段时间就好了,我也总幻想着时间可以磨平关系,可最后留不住的就是留不住。
我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找了很多家机构,也找了很多情感专家,花钱的不花钱的,只要是觉得有希望,我都试了。
结果,也都失败了。
每个人都告诉我要冷处理,然后告诉我一堆套路,也不怎么问我的实际情况,就说我要胆子大一点,才能成功。
最后都是拖到消费合同到期了,就问要不要续签,续签就要收费,收了费就又开始接着拖。
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还该不该挽回,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在放弃之前,我还是想问一下您怎么才能让挽回有效,可能您并不会看到我的留言,但我还是抱着最后一点希望问您一下。”
可以明确告诉你的一点是:
套路是情感修复和挽回的其中一个小部分,而挽回决不能定性为套路。
因为套路终归会破,而挽回并不奉行表面主义,是需要走心的,更是需要解决问题的。
虽然导师暂时也还没有足够清楚的了解你和他之间究竟发生过怎么样的事情,但是,就大的挽回方向和框架上来说,有效的情感修复,必须是从根本出发的。
总是有非常多的来访者,在持续不断的问导师:
“老师,有没有那种非常具备通用性的挽回方法?有的话请告诉我,我去试试。”
导师说过,所有的挽回操作,都是有独特型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情感状况和所处阶段都不同,所以就不存在可以“套用”的挽回操作。
但是,所有的挽回操作都是根据基础的情感本质点出发的。所以,虽然没有能够通用的方法,可只要能找准情感的本质点,还是可以让整个情感修复过程更顺畅的。
➊、降低外需求,增加吸引力。
在两性情感中,外部需求感越高,就越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你主动将把柄送到别人手中,就不要怪对方随意拿捏。
因此,要挽回爱情,第一步就是要学着降低自己的需求感,在这段感情中掌握那么一些主动的权。
当然,在降低外部需求的同时,别忘了增加提升自我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价值等于高吸引力。
主要可以从生存价值、繁衍价值、陪伴价值等方面着手,抓住对方的需求点,不断增加自身价值,增加吸引力。
➋、抓准实际需求,重建关系。
我们在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是有理由的。
可能是因为他长得帅,因为他性格好,因为他有钱,因为他有气质等等,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讨厌一个人,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喜欢一个人。
所以,当初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一定是对你有某些需求点的,而这个需求点,正是情感修复的关键。
所以,在挽回过程中,一定要发掘这个需求点,然后善加利用。
➌、稳定心态,回归序位。
情感修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会耗费许多时间,所以,在这个时候,心态特别重要,一旦心态崩了,也就很难挽回了。
许多人即使在挽回的时候,依然摆脱不了“我是TA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的想法,将自己摆在爱人的位置。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对方冷落了,或者不理睬了,就会情绪崩溃。
我们必须得明确一点:在分手之后,你已经不是TA的另一半了。因此,走出过去的关系,摆正心态,让自己回归到应有的序位上来,是挽回感情过程中必须得做到的事情。
大部分在情感中受创的人,如果抱着极其强烈的期许想要挽回对方,却往往会被这样巨大的愿望和期盼所吞没,迎来一个不理想的结果。
因为在这样的情景中,想要做情感修复的一方,基本上都是被焦虑、烦躁、慌张等等情绪所包围,所以,从主观意识上来讲,就更愿意用一种“快速”的方式达成挽回的目的。
但是,就像导师一直说的,情感修复没有速成。而且,如果因为情绪的影响,让自己在挽回过程中做出一些“不必要”的行动,对方就又远离自己一些。这时就会有更强烈的不安涌来,就又会想如何加快挽回进程,这样一来,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在搜集了大量的案例和委托之后,有这样几个“挽回致命伤”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
➊、假想
一部分情感修复的需求者,都会在挽回过程中出现假想的情况。
比如说,常会假想对方是不是已经有了新欢?对方是不是永远不能原谅自己?对方是不是早都有了外遇,只不过我不知道?
这样的假想越多、越具象化,自己做出的判断就越偏离正轨。
导师经常会见到那种,夫妻情感破裂后开始对质,其中一方一顿猛怼,另一个人却完全是懵的。这就是自己假想对方做出了什么事情,当对质的时候,把自己的假象套在对方身上,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所以,想要修复情感和关系,先让自己的内心戏少一些。
➋、预设和自我设限
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预设这一点上。
比如,在情感教练定制出操作之后,很多来访者都会问:“如果TA没反应怎么办?”、“如果TA不接受怎么办?”、“如果...”
这就是一个自我设限的行为。
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开始预设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心理学上讲:当你开始预设事情结果的时候,现实就已经开始往那个方向偏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