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几千年,都是婚姻1.0时代——以生存为中心的“男财女貌”。
男人负责提供物质价值,女人负责提供生育价值。
婚姻就是传宗接代,把家族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然而,男人播种,女人养孩,这样的生物学角色分配,导致了当下婚姻的很多问题。
人类社会直到100年前乃至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还是一个以生存为中心的婚姻1.0时代。
忠诚这个词,只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进入到婚姻世界的。
上个世纪60年代,在西方爆发了一场性解放运动,那时候,性才成为人类堂而皇之可以追求的一种欢乐。
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婚姻,才开始启蒙。
上个世纪的嬉皮士运动的主题,就是矫枉过正的人性大解放:音乐、大麻和性自由,严重冲击了传统婚姻观。
而回到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安顿写的《绝对隐私》开始,中国人开始探索情感问题。
出轨成为时代病,也是这十年才开始泛滥。
并不是之前男人都不偷情,而是男人偷情,女人往往没有强烈反抗而已。
而今天,我们开始在婚姻中寻求爱情,就遇到了很大阻力。
因为在婚姻1.0时代,女人最需要的是对孩子负责,男人对供养家庭负责(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意识),两个人都没有对彼此情感负责的义务和能力。
在进入21世纪之前,我们的婚姻文化基本是以“生育价值为中心”的婚姻1.0文化。
但是,现在这样的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了。
我们已经在往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上层攀爬了。
那么婚姻2.0的文化是以什么为中心呢?——“情绪价值为中心”
情绪价值,就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滋养。
在婚姻1.0时代,女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一个儿子,然后就可以一生无忧了,母凭子贵,可以得到男人的供养。
所以颜值很重要,颜值保证你可以得到豢养,这和养狗养宠物是一个道理。
那么变成黄脸婆以后怎么办?你有道德啊,可以说自己多不容易,我把一生都给了你,你要负责啊;你有忍耐啊,只要别人不威胁我的经济地位,我就忍吧。
男人也不容易啊,作为一家之主,转头醒来发现身边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父母,妻子,妾室,外室,子女……),而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怎么办呢?哎呀,去青楼吟诗作对发泄一下吧。
但是,这个时代的尴尬在于,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除非你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为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苦苦奋斗,否则大都需要在婚姻中寻找情感。
而当我们走入情感大门的时候,却发现两手空空,不知道怎么去爱。
因为父母就没有传递给我们什么,他们从不觉得情感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现在最有竞争力的,无非是两种男人:一种是暖男,一种是渣男。
暖男吸引人的就是他可以提供母性的情绪价值:体贴关心照顾。
渣男吸引人的,就是他可以提供父性的情绪价值:新鲜刺激和有趣。
最有竞争力的女人呢?当属心机女和绿茶婊。
心机女可以提供父性情绪价值:新鲜刺激有趣。
绿茶婊可以提供母性情绪价值:怜惜可爱和善解人意。
无论如何,他们至少提供了一些情感上的满足,尽管需要你付出代价。
我们都说渣男不好,软男不好,心机女和绿茶婊要防,但为什么屡屡中招?
就是因为,我们太需要在情感中获得情绪价值,太需要爱,太需要被理解,被支持,被欣赏和被指点……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婚姻1.5时代:介于生育婚姻和情绪价值婚姻之间的过渡时期。
于是,大叔和熟女们就开始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之一。
因为他们比起只有荷尔蒙小男生或者只有傻白甜的小女生,更懂感情,更有阅历,更有情商。
当然,这只是一种概率而已,很多人虽然有很多经历,但却未必有阅历,阅历是需要有智慧的积淀,情商的提升的。
但从数据来说,经历过情感世界历练的大男大女们,往往更懂得如何经营一段感情。
如果我们说的更准确一些,就是情商将成为婚姻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能力。
这是能够好好谈恋爱、谈一辈子恋爱的夫妻,最重要的能力。
你会不会赚钱,你有没有整容,这些因素随着我们对生育本能需求的下降,而慢慢走向婚姻选择的末流。
那些热衷追求年轻小姑娘的男人,其实还是活在古代社会,他们被自己的动物本能所驱使,他们还没有完成自我价值的原始积累,他们还需要不断从荷尔蒙的释放中提取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男人会慢慢被时代所淘汰。
那些总是容易放弃自我价值的女人,总是把孩子当成人生唯一信念的女人,也会一次次在被背叛和出轨中,慢慢被时代淘汰,因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已经不再鼓励一个女人成为被豢养的宠物。
这就是无情的进化规律。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
换句话说,未来的婚姻和情感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年龄、颜值、金钱、权势,而是情绪价值。
在我情绪遭遇危机的时候,你能不能挺身而出?
我们能不能在一起彼此增强我们的自我,我们是否可以双赢和合作?
这才是“现代人”所强调的“爱情”,最终极的意义。
情感专家在做婚姻情感方向的心理咨询,见过太多爱恨纠葛、痴男怨女。
看起来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双人游戏,其实终究只有你一个人,在舞台上上演离合悲欢。
婚姻关系,终究要落在于自己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