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是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男主角凌霄的母亲。她出门和朋友打麻将时,将七岁的凌霄和三岁的女儿云云锁在家中。云云吃核桃窒息,凌霄拍打门窗喊人帮忙,却因为雷雨天没有人听到,所以妹妹错过了急救时间,死在了家中。陈婷的自责和懊悔,把自己逼成了抑郁症,开始对生活绝望,指责丈夫忙碌工作不顾家。两个人为了继续婚姻,搬到了新的地方,却依然争吵不断。每次吵架,凌霄都只能躲在楼道里看书。
凌霄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自从发生妹妹发生意外后,母亲休无止境的争吵,父亲以工作忙为借口的逃避,让他变得沉默寡言。电视剧前几集大量的争吵片段,让观众越看越气,可怜的小凌霄赢得了许多网友的同情和眼泪,当然还有“陈婷你闭嘴”的支持。
好在这对夫妻及时止损,离婚了!
相信大家一定见过或者听说过这样的家庭:夫妻关系并不融洽,两人要么互不讲话,要么天天争吵、日日针锋,恨不得把语言变成锋利的刀子戳进对方心窝,更有甚者,直接家庭暴力,但是却依然不!离!婚!
他们宁愿选择在不幸的婚姻生活中遍体鳞伤,也誓要给孩子塑造一个表面完整的家。要问他们为什么不离婚,他们会告诉你:为了孩子啊!孩子不能没爸/没妈,怕孩子单亲受到歧视,离婚怕伤害到孩子,长辈说凑合凑合也就过一辈子,等等。
你们什么借口都可以,但请不要拿孩子当挡箭牌!这种只有恨没有爱,还凑合过的家庭,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问一个问题,什么是家?
家应该是一个遮风挡雨、安全温暖的地方,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家更应该是温馨舒适的。这里指的并不只是一个房子,一个地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家人关系。人,才是家的本。父母如果已经感情破裂了,还勉强维持表面上的夫妻关系,他们给孩子的并不是“家的安全感”,而是满满的“负能量”。
负能量一:安全感缺失
家庭暴力不单单是挥拳头,还有精神暴力、冷暴力、经济暴力等。不说那些当着孩子面争吵甚至动手的父母,就说那些关系已经破裂了,还在孩子面前装成什么事也没有的夫妻,你们真的能做到让孩子感受不到家里的异样吗?即使父母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也依旧无济于事,孩子还是能感受到家里紧张的氛围。这种隐忍不发的冲突,让孩子觉得自己仿佛坐在定时炸弹上一般,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根导火索就会让家庭分崩离析。与此同时,他们也变得畏手畏脚,十分没有安全感。
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患荷尔蒙失调、心率过快、睡眠失调以及抑郁症等疾病。
负能量二:性格缺陷
有人做过统计,大多数的罪犯,都有一个有缺陷的原生家庭。这里的有缺陷,指的并不是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而是指关系畸形的家庭。
一个人攻击行为的产生,通常会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模仿和强化。大多数攻击性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于孩子而言,往往是看到什么,便去模仿什么,成为什么。孩子学会了撒谎、讽刺、出言不逊,甚至出手伤人,很多时候是他们在模仿原生家庭成员。紧张的家庭关系,没有给孩子一个辨别对错、缓解压力的空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攻击性等问题,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方式。这些孩子带着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进入社会,原生家庭里父母的针锋相对会是他们一生的阴影。
负能量三:负罪感
“为了孩子不离婚”婚姻里的夫妻双方,认为自己为了孩子放弃本有的幸福,牺牲很大,潜意识里,他们会试图掌控孩子的生活,希望孩子什么事都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一段婚姻如果以孩子为中心、围绕着孩子而存在,那父母很容易就没了自己的生活。试想一下孩子每每被吵闹声吓哭,不仅没有温暖的怀抱,反而多是父亲母亲气急败坏的一句怒吼:“哭啥哭,要不是为了你,我至于受这份罪吗?”
这样的孩子自小就认为自己是祸害父母的“元凶”!深深的负罪感,犹如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压得孩子喘不过气。他们心里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所以爸爸妈妈才不开心?家里沉闷的氛围,是不是都是因为我?长期如此,孩子会成为一个低自尊的人,甚至还容易出现抑郁、自残等症状。父母把孩子的骄傲踩在脚底,他们还怎么长成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负能量四:扭曲的婚姻观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说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遗憾的是,虽然老话说家家户户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很多人可以追求幸福家庭的,只是学不会自爱和放弃。
童年的心理阴影,可能会形成一种“不良图式”,即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不理性、不健康的认知,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为了孩子不离婚”婚姻里成长的孩子,缺乏了自爱和自尊,也缺乏了放弃的勇气。一段不合适的婚姻不是永恒的,及时放弃,调整自己,每个人都是可以迎接另一段新的关系的。但是父母用一辈子来教孩子,如何为了婚姻外的第三个人(孩子)而放弃人生,沉沦于负面的家庭关系里,这给孩子极其错误的婚姻示范。
电视剧里的小凌霄,在父母离婚后跟着爸爸生活,和邻居家的另外两个孩子过起了“两个爸爸三个娃”的日子。两个爸爸给了孩子很多爱,三个孩子相互依赖,一起成长,像朋友,更像兄弟姐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也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却成为了一家人。单亲家庭、或者因为某种原因,由亲友带孩子的家庭,并不可怕。只要家庭成员给足了爱,孩子一样能长成了健康快乐的人。
家,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地方。一个美好的家不应该是“父+母+子(女)”这么片面的形象,也要包含其他形形色色的家庭结构。对于孩子来说,一个美好的家其实很简单:家里住的人是互相带着爱的,那就是家,那就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