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专家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希望看这个回答的你,或者说曾经相信过爱情的你,在看完后,能对“出轨”有更理性的认识,无论是为了预防出轨、还是在“被出轨”后寻求新生,都能坦然的把每一天过得充满力量,心怀温暖。
首先必须搞明白的四个问题:
➊、人们为什么会出轨?
➋、“出轨体质”: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轨?
➌、TA都出轨了,我们还能有未来吗?
➍、如果有未来的话,破镜如何才能重圆?
➊、人们为什么会出轨?
先说说谈到“出轨”,人们普遍抱持的两大误区:
①:出轨只有在两个人不相爱、关系破裂的时候才会发生?
不一定,相爱的两个人,其中一方也可能出轨。
②:出轨,就是和伴侣之外的另一个人上床,所以出轨的人是为了在性上寻找新鲜和刺激?
其实这也不一定,很多人为了情感上的原因(比如和原配进入了关系倦怠期),从而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求理解、打开全新的视角。
➋、“出轨体质”: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轨?
情感专家把可能导致夫妻出轨、或是增大出轨概率的因素,分成了3组:
①情感原因:明明天天在一起,心和心的距离却大得可怕。
这是所有出轨人士中最常见的一种导致不忠的原因:
不一定是关系破裂,也不一定是TA做了什么错事,只是觉得感情的纽带断了,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对方的欣赏,明明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心的距离却很远。
②身体原因:最近一段时间,TA不太能激发我的兴趣。
性,是亲密关系中的很重要一环。
床上不和谐,床下麻烦也少不了。
这个不用多做解释。
③文化和时代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开放型关系。
在彼此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也不妨碍别人,本身无所谓对错。
时代的变迁导致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了。
不同文化对“出轨”的定义、包容度、和男女出轨的差异对待,也都有不同。
④人格和心理状态:出轨体质。
除了上面3个因素外,还有一些人,出于自己固有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出轨概率就是比其他人要高出一些。
总结下来,有以下7种出轨高危性格和心理特征:
➀:自恋型人格
❐ 极端的自私者。遇到新欢的时候,这种人会把自己的快乐放在第一位。
➁:同理心缺乏
❐ 缺乏同理心,也就缺乏了从伴侣的角度来理解伴侣的能力。
➂:妄自尊大
❐ 过于高估自己,也会高估自己驾驭出轨这件事、以及驾驭出轨带来后果的能力。也有人会对自己在“床上的表现”过于自信。
➃:容易冲动
❐ 俗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难以控制的激荡荷尔蒙和加速的心跳,都是祸害的开始。
➄:寻求刺激
❐ 有些人特别偏爱带有危险的活动,“寻求刺激”是个稳定可靠的甄别性格特征。
➅:自残型人格
❐ 这是一种病态型人格:越是自己钟爱和喜欢的东西,越会(往往是下意识中)毁掉。这种人毁掉的,除了伴侣的幸福,更是自己的幸福。
➆:回避型依恋
❐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做《温柔》,歌词里有这么一段,就是回避型依恋者的写照:“不知道不明了,为什么我的心,明明是想靠近,却孤单到天明……”
➌、TA出轨了,我们还有未来吗?
在谈未来之前,先说一下遭遇出轨后,要避免的5个坑:
①:“这到底是谁的错?”
在《爱情公寓》中,秦羽墨遭遇了自己素有“南非钻石大亨”之称的男友劈腿,一度陷入消沉。
公寓里的伙伴们派情感大师曾老师去开导她,羽墨就是陷入了这个难题:“曾老师,你说这到底是谁的问题?理查德的问题?那个小三的错?”
她不断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怪自己没守护好爱情,当初看错了人。
说到底导致出轨的因素纷繁复杂,内因外因都有,有出于你们本身关系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外部的干扰和吸引……
陷入非此即彼,非你即我的是非题,毫无意义。
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需要冷静,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②:别陷入愤怒的泥沼:放下报复,才能放下包袱。
这和上一点是相辅相成的。
有两种报复想法:
一种是“你出轨了,我也出!这样才能扯平!”。
另一种是“看我不揪出那小三!让我不好过,我也绝不能让TA好过!”
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题。
陷入仇恨之中,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那种“就算我自己受伤也要让TA和小三不好过”的想法,已经明显是属于自残。
不打算和TA过下去了或是要去法庭上打官司,就聘请律师,用合法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权利。
当然情感专家的专业介入,可以帮你保持冷静,少做傻事,说到底,还是要保护自己。
③:另一个不可取的极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如果你已经明确感觉到对方的异样、甚至已经捕捉到了对方出轨的信号和证据,但还闭口不提、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指望对方在难得的一次两次之后,会自己“恢复正常、回到我身边”,那是不太可能的,你也该醒醒。
无论是为了拯救你们彼此的关系、杜绝类似事情的再度发生,还是保护你自己免受更深层次的伤害,都应该尽早谈一谈。
否则,对方会把你的纵容当成是一种默许,会把你的沉默当成不关心、不在意……这两者都会造成情感的进一步脱节。
④:别让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波及孩子。
这不仅会伤害到孩子,也会让问题复杂化,本身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刚开始尽可能不让孩子知道这一切,直到:
你们已经确定了要分开、对孩子的生活必须要产生实质性影响;
当孩子已经成熟、拥有了理解这一切的能力。
⑤:亲朋友好的建议:别让他们为你做决定。
一段感情和关系的开始、结束,都不能被人左右。
你可以寻求亲友的支持和温暖,但你不能寻求他们的决定来代替自己的决定。
如果当初和出轨者感情的开始,就已经遭到过家人或是朋友的反对。
现在再去问他们的意见,你很可能会听到:“我当初说什么来着?这就是个人渣,你还偏要和TA在一起!”
在这里,情感专家也必须要对这些亲友们喊话:如果你身边的人被出轨了,请千万不要责备TA;这个时候TA真正需要的,是理解、尊重、是你的爱。
➍、出轨后,我们还有未来吗?
发现自己被出轨之后,你要:
①:审视你们的关系:你还爱TA吗?TA还爱你吗?
当初你们的开始,就是两个人的决定;现在要继续下去,也必须是两个人的决定。
真心地问问自己、也问问对方:
❐ 知道TA出轨后,伤心和愤怒,哪种情绪更焦灼、更浓烈?
❐ 当初TA吸引你的那些地方、让你喜欢上TA的那些东西,还在吗?还被它们吸引着吗?
❐ TA呢?当初TA喜欢我的理由,现在还成立吗?
对方如果很决绝地表示要分开,你单方面要坚持也是很难的(至少此时此刻是难的)。
如果对方也有要重修旧好的意愿,那你就可以试着进入下一步:
②:决定你是否要再信任TA一次。
你需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TA是否有真诚地道歉和反省?
真诚的道歉,除了saysorry,还带有自己对为何会出轨的认真反省,以及对未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的策略和承诺。
TA这次是初犯,还是再犯?
有句俗语:“撒过一次谎的人,一辈子都会继续撒谎”。情感专家发现,在出轨这种伴侣间的欺骗上,这句俗语未必成立,它主要取决于:
TA的出轨行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TA出轨是因为一些特定的、特殊的、暂时性的原因(比如某晚突然因为酒精的影响、或是有人主动勾引、或是这段时间压力特别大等),那将来再犯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TA出轨是出于一些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原因(比如他对你失去了兴趣、你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性生活上很难解决的不和谐、甚至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对方觉得你们三观不合),那将来再次出轨的可能性比较高。
思考完这几个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和TA谈谈的意愿、你们之间还有可能、你还不想放弃,那就要开始第三步:
③:和TA开诚布公地谈论一些实际问题,探索继续下去的可能。
如果你们彼此都觉得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那就需要避免“败给时间、输给永远、回到原点”。
要往这几个方向努力:
你可以要求TA和第三者完全切断联系。
如果这位第三者是TA的客户、工作伙伴,那事情会很麻烦。对此,很重要的建议是:更换工作,否则金钱利益上的来往和性爱交织,会变得极难处理,你也会在一次次不得已的“体谅”中丧失自己的原则和界限,而TA也会持续受到各种困扰和蛊惑。
明确原则,设立界限。
你可以要求对方有规律地告诉你TA的动向:去哪里了,在做什么?注意:这和那些狗血电视电影剧情里“在对方手机里装个GPS跟踪定位”,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应该让对方主动向你报告,特别是在自己出差、离开家很久、日程和平时发生较大差异时。
这么做之所以是OK的,是因为对方自己的所作所为,辜负了、失去了你的信任,那TA就必须通过实际行动,主动找回、再次获得你的信任。
一段时间之后,TA主动汇报的内容和TA真实的动向一致、你也没有发现什么异状的话,你自然而然会重新信任对方的。
给彼此一段冷静的时间。不要急着“重新开始”,也不要急着说“原谅”。
④:若破镜得以重圆,愿镜面的裂痕,成为彼此的警示。
破镜重圆,裂痕难消,但这未必是坏事,而是警示。为避免伤害再度发生,你们可以:进一步地敞开心扉、加深沟通。这种沟通是心理和情感上的,而不是生活中的琐事。
可以通过饭后散步、周末短途出游等方式,为这些沟通创造机会。
关注对方的“需求”。
当对方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之后,你如果不太清楚对方到底在表达什么,你可以说:“我觉得你刚才说这个,是想和我一起做那个,是吗?”这样可以让对方注意到你的关注和关心,也可以促成彼此的沟通、真正在彼此调频一致的基础上、做彼此都能理解的事情。
及时发现彼此身上任何倦怠、走偏的信号,快速调整、回归正轨。
努力和坚持,都是需要毅力的。减肥计划都很难执行,关系的维护计划可能就更难。如果对方突然又开始对自己的行程遮遮掩掩、或是作出了什么违背你们之前达成共识的事,一旦发现,就请立即沟通,把承诺做到的事情,持续守护下去。
定立“惩罚机制”。
再自律的人也终有跑偏的可能性。你需要和对方谈清楚:如果TA真的再犯,要如何处理,包括分手、离婚等后果。提前把惩罚机制沟通清楚,一方面起到督促和警示的作用,一方面也在真的东窗事发之后、你采取必要的行动时,不至于陷入尴尬和困扰。
有了惩罚机制,也要有奖励机制。对双方的任何小小的积极改变,我们都要心怀感激。
即便有了这些方法,要真正做到和一个欺骗过自己、自己又深深爱过的、信赖过的人日日夜夜生活在一起,依然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