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霏霏今年32岁,女儿两岁,渐渐地她发现丈夫不愿意碰自己了。
一开始霏霏以为是夫妻之间的倦怠,但几个月过去,情况越来越严重,就算自己有明确暗示,丈夫仍然无视她的需求,最后,霏霏发现丈夫出轨了。
后来她找到情感导师求助,经过咨询,发现根源出在霏霏刚生下孩子的那段时间里。
那时候她忙着照顾孩子,曾经多次连续拒绝丈夫的X需求,导致产后的半年时间两人都处于“无性婚姻”的模式。
后来等到霏霏的状态复苏过来,想要恢复夫妻生活时候,殊不知丈夫已经对她的身体失去了兴趣。
其实,很多时候,问题早就出现,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一开始发现老公出轨,霏霏想要收集证据,却发现自己对老公的收入以及资产知之甚少!
考虑到孩子很小,而自己又确实很需要这段婚姻,于是才找到情感导师寻求挽回。
幸运的是,后来在情感导师的指导下,霏霏成功地让丈夫回归了家庭,并且同意让她参与到自己的财务经营当中来。
所以,这整件事情,让情感导师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聊一聊:
婚后,维持长期吸引有多重要!
➊、衡量美满婚姻的黄金标准
有数据显示,80%的婚姻出轨,问题都出自内部:结婚以后,两个人不再维持吸引力了。
很多人谈恋爱的时候花大力气施展各种吸引力。
一旦结婚,男人把重心放到事业上,女人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好像有了一纸婚约就是进了保险柜,殊不知婚姻一旦不加经营,很容易断崖式崩塌。
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离婚案件,法院在判断一对年轻夫妻关系是否仍旧合理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双方是否还有性生活,而不是其他。
“衡量美满婚姻的黄金标准始终是夫妻之间性生活是否和谐”。
现实中,有很多女性和霏霏一样,生完孩子之后就和老公分房睡,自己带着孩子睡一张床,老公睡另一张床。
通过案例,了解到很多女性生育以后的性生活频率低到令人吓人的程度:半年才有一次的大有人在。
不得不说一句,这样的婚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
➋、六个婚后调情的必杀效应
很多人会说,可是结婚久了,确实就没那个欲望了呀,这不是自然规律吗?
并不是哦。
没有欲望,所以才要创造欲望。
曾看有一个纪录片,采访10对婚姻生活超过50年的“金婚”夫妇,他们都谈到同一个婚姻保鲜的秘诀,那就是:调情。
其实,调情并非一定必须过夫妻生活,但却是让两人亲密无间的最佳利器。
接下来呢,就给出六个婚后调情的必杀效技,让你拿过来就能直接运用。
●必杀效应➀:对比效应
有人说,夫妻是最了解彼此的人,你们不仅是爱人更是战友。
作为妻子,高级的调情不仅让男人觉得性感,更会让男人融化,让他知道你才是那个最懂他的人。
给大家几个万能调情句式:
例如:我觉你没有做错,做得挺好,只是别人不懂你的想法罢了。
例如:别人说这种话我觉得显得特别自大,可是你说吧,我就觉得没毛病,因为你就是这么有实力的人。
例如:现在那么流行小鲜肉,遇到你以后,我才知道啥叫‘男人味’。
生活中,不管他做什么,尽量尝试去理解他的特殊行为,并鼓励他,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必杀效应➁:黑暗效应
有心理学家提出,人和人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更容易产生亲密感,其实这个效应对夫妻来说更是如此。
两个人组建家庭以后,整日都暴露于厅堂琐事之中,最需要唤起的就是一对一的神秘感。
所以,不妨每周/半个月来一次两人间的“幽暗约会”,电影院、烛光晚餐、酒馆、情趣酒店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这样的环境也很适合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有时会忘记最初的激情,可以想象你们是两个陌生人第一次相遇——
认真地释放魅力,认真地“勾引”对方,努力重温当初你们从“见面、勾引、暧昧、亲密“的这一系列怦然心动的过程吧!
●必杀效应➂:契可尼效应
有一位叫契可尼的心理学家曾做过系列实验,他发现人对于已完成了的事情很容易遗忘,而对于未完成的事情却难以忘怀,这种现象叫“契可尼效应”。
简而言之,就是“不能轻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放到婚姻生活中,如果你能制造一些难以完成的事情,让丈夫有实现的欲望,那么就可以利用“契可尼效应”,为你们的感情升温。
开玩笑说,这个效应应用最广的地方,其实是在后宫。
《甄嬛传》的小说里写到一个细节,话说在一个白雪茫茫的冬日,甄嬛用一身花香获得皇上的宠爱。却没有立马答应侍寝,反而在冬夜里将见她心切的皇上关在门外,说自己身体不适。
后来,皇上天天都来陪她下棋,但甄嬛呢,下完了棋竟然次次找理由将皇上“赶走”,就连她身边的丫头都看不下去了。
其实,当时的甄嬛历经了后宫的竞争,吃过很多亏,才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硬钓着皇上胃口好半天,最终才让他“得逞”。
从此以后,甄嬛不仅获得恩宠,且皇上待她更比其他妃嫔用心。
所以啊,就算是婚后夫妻,也得适当保持一定的“不可得性”,这样情感才能维持在高浓度水平。
●必杀效应➃:变色龙效应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相爱的人在一起久了,连长相也会越来越象,这种效应称之为“夫妻相”。
在心理学中,这种情况又叫“变色龙效应”,人是擅长模仿的动物,潜意识里我们都喜欢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就越是容易互相模仿。
而模仿,就是一种极佳的调情方式。
比如,两人独处的时候,偶尔也换作你来跟老公讲讲尺度较大的爱情故事嘛,趁着他心跳加速,然后凑过去,模仿他的口吻说:“怎么?宝贝你害羞了吗?”
再比如,亲密的时候,试着一边爱抚对方,一边使用对方经常在床上说的“口头禅”或者“称谓”,也会有奇效。
●必杀效应➄:共谋效应
如果观察每一对幸福的夫妻,你会发现,不管结婚多久,他们永远维持着一些极为基础的亲密动作——牵手,挽胳膊,亲吻,抚摸头发,依偎等等。
而且,这些举动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唤起伴侣之间的一种深层潜意识:我们是一体的。
放到生活中,其实都是些最平凡的细节,就看我们是否能坚持去做。
比如,聊天的时候,多用“咱俩”,而不是“你”,像是“咱俩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似的呀!”
比如,走路的时候,习惯性地挽住他,将他的胳膊坚定地贴到自己的胸口上;
比如,时不时像树懒一样环挂在他的脖子上,什么话都可以不说,只需要默默注视着他的眼睛,再给他轻轻一吻。
千万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女孩才会做的。
情感导师一直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你长时间坚持,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再长时间坚持,就会成为思维,要用这些细节让男人觉得:我的女人一辈子都是需要我宠溺的“小女孩”。
●必杀效应➅:禁果效应
人类心理当中有一种普遍效应,叫“越被禁止的,越具有诱惑力。”这种心理又被称之为禁果效应。
夫妻生活中,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禁果效应”来调情,一个典型场景就是在公共场所调情。
当然,请注意把握尺度。
在暴露的公开环境下调情,对全人类都有强烈的诱惑,因为公共空间是个“禁忌场所”。
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借用环境来调情呢?
我们可以适当拿捏着进行。
比如,当你们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可以悄悄挠一挠对方的手掌心,或者把你的手轻轻放到他的肚子上;
比如,当你们在外面逛街的时候,可以凑到对方耳朵旁说一些羞羞的话,表达一些突如其来的“羞羞念头”;
比如,当你们在电梯里,当电梯门即将打开的时候,忽然凑上去给对方一个热吻,或者捏一捏对方的屁股;(注意分寸注意分寸)
男人,不管年龄多大,他们骨子里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永远在蠢蠢欲动,所以不要以为结婚了,老夫老妻啦,就失去了游戏的兴致。
说到底,万法归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恋爱地图,我们所有的技巧和行动,都是围绕着你的“导航目的”来进行的。
这些技巧,终极目的地是了让两个人在婚后升温,维持婚后的吸引力,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需要有这些外在的技巧,更要有内在的自我提升。
回到开头霏霏的案例中,最后丈夫之所以会交出财政大权,让霏霏参与到财务中来,是因为在导师的指导下,霏霏采用了几种迅速提升自我的方法,实现了和丈夫的同频相处,这才是她挽回成功的关键。
很多女人在和男人步入“稳定关系”后(结婚了,恋爱多年),就会忽视感情的经营,形成一种“老夫老妻”的状态,再好的感情也会在长久的“停滞”中不断被消耗。
感情是需要流动起来的,需要高低起伏、脸红心跳的情绪波动,“情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做一个“有情趣”的女人,不仅能够让男人时刻对你“心痒痒”,让他爱惨了你。还能让他在你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有情趣”的男人,彼此收获更高级的情感体验。
可以说,女人的“情趣指数”决定着你们爱情的“热度和黏度”,那么,根据你的日常行为来看,你的“情趣指数”有多少呢?你能调动男人,让你们的关系更“火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