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吸引力
我们有多大程度“看脸”?
你喜欢东方风格,还是西方风格;
古典的,还是现代的;
清新文艺的、浪漫洒脱的、大气雍容的;
文质彬彬的,英气勃发的、痞帅痞帅的?
从脸,到身材、气质、行为、价值观……
我们有多认可“好看的脸庞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呢。
其实,我们对美丽有集体偏见,认为“美的就是好的”。即长得好的人,有令人满意的特质。
比如:你长得美,你说的都对。
比如:才貌双全
比如:哪怕是个花瓶,看看也是好的。
当然,与美人挂钩的特质,受到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不同生活背景中的个体,美丽与当地推崇的美好特质相联系。
不过,美丽的判断标准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例如,大眼睛、小鼻子、尖下巴、瘦削的脸颊、笑容等兼具女人味与孩子气的特质,是女性吸引力的显著特点。男性吸引力则比较复杂,强壮具有男子气概的脸型;与清秀的孩子气的长相,都是典型审美。
此外,平均化的面孔,几乎是最有吸引力的。在实际生活中,五官的比例般配(如符合三庭五眼)、对称(一般人左右脸是不对称的)的脸是非常罕见的。左右平衡、比例适中的脸受到跨文化的偏爱。
当然,身材比例也是影响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据研究发现,女性被认为最有身材诱惑力的腰臀比(WHR)是0.7,腰胸比是0.75。长发也是女性吸引力的一个特点。
男性具有吸引力的的腰臀比是0.9,肩臀比大(≈1.2)、肌肉强壮。男性若比较聪明,会吸引更多女性。然而,英俊而贫穷的男性会降低吸引力。男女双方都倾向于男性更高。职场中高个子男性也能得到更多尊重、更高的收入。
美丽溢价与演化本能
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品德也是
美人会受到优待,为什么?
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
经济学认为,自然界赋予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源具有“稀缺性”,而美丽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稀缺就可以“溢价”。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杰夫·比德尔研究发现:长相出众的人比相貌平常的人收入高5%;相貌平常的人比长相稍差的人收入高5--10%。
从生物繁衍角度,美似乎与健康更相关。
比如:动物的择偶(人与动物当然不同,但有参考价值)
比如:长相端正、对称;是大众通行的审美
比如:疾病会损害人的美貌(大多数情况下)
面孔对称的人,往往更有可能有对称的体型、健康的身心,因而可以找到优秀的配偶。
腰臀比例接近0.7的女性,体内有特定比例的雌二醇、黄体酮,因此更容易受孕;其子女在认知测试上的得分高于矮胖妇女的孩子。
面容英俊的男性,比长得丑的男性精子更健康、有活性。年轻的妇女更可能留长发,且头发质量与身体健康有关。没有瑕疵的美貌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从演化心理学角度,美貌似乎与更顺利的择偶、繁衍、生存相关,是跨文化的集体潜意识偏好。
然而演化的速度,与科技文化迭代的速度是不匹配的。当前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文化作用下,化妆、整容、PS和众多包装营销手段在消费“美丽的关联概念”,与健康本身反而相去甚远。
美丽,交织着代价和收益。
比如:为了和美女约会,男人不惜虚报自己的收入、性格、生活方式。
美丽带来的好处,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陷阱。那些被长相打动的人,常常给予不真实的恭维。长相好看的人常常更受欢迎,但不如长相平庸者那么信任别人。
在可以选择的恋爱对象很多的时候,长相吸引力可能比较重要。但是也给了相貌好看的人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一直拥有选择的余地。在青春和美貌的红利消失之后,容易体验到更大的落差感。此外,因为美丽更容易获得的东西,难以激起珍惜感觉,低估努力的作用,进入“美丽陷阱”中。
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品德又何尝不是呢?美貌与品行共同作用,在适度人际距离中,可以让关系更高质量、更长久。
人们或许都想要找到美丽的伴侣,但最终常常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匹配成功。长相吸引力在婚姻中起的作用,远不如恋爱时那么重要。若两个人差异很大,亲密关系可能无法建立。
换句话说,美貌的冲击性、吸引力在关系建立之初作用很大;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其作用会被削弱。这或许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现象了。
明星:我要红!
熟悉性原则增加情感联结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同理,演艺圈的明星为什么追求曝光率?
熟悉度增加我们对他人的情感:爱之越爱,厌之越厌。也就是说,重复地接触他人,甚至只要多看他们的照片,通常也会增加对他们的喜爱/厌恶程度。
明星的美貌、才能、个性特点,加上经纪公司的包装营销,试图将大众的关注、喜爱变现。创造经济价值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不唯一)。不管是正常的“红”,还是“黑红”,都是这个行业所追求的。
比如:看顺眼了,也没那么丑。
比如:我的爱豆越来越好看。
比如:每天看见习大大,似乎他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亲切。
对于外貌的追逐,男性与女性是类似的。调查显示,男性与女性在网络上的行为几乎一样——都喜欢长相美丽的,尽管在各自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年代的文化影响了这种偏爱是直白的,还是含蓄的表达。
体相焦虑:被贩卖的价值观
减肥是减体重,还是减体脂?
以下几个数据,颇有意思:
《医美行业白皮书》大数据显示,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类为1629万,仅次于美国的1634万。且中国年增速26.4%,远超美国的3.9%。
CBNData数据显示,“初抗老”的90后、95后已经超越80后、85后,成为线上抗衰老第一大消费群体,这意味着“抗衰”从25岁就已开始。近年来,“热玛吉”等抗衰项目火爆出圈,据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新氧医美抗衰节期间新氧平台热玛吉订单量同比增长720%,参与商家数累计1032家。
2020年,我国医美用户呈现出年轻化和“熟龄化”两极并起的新趋势。一方面95后成为医美消费主力军,但另一方面,中国医美消费者年龄层也有向上提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30岁以上医美消费者占比已从2018年的13%提升至19%。这预示着我国医美消费的“熟龄化”时代已经到来,隆胸、紧致、吸脂及各类抗衰医美服务需求都呈现快速增长。
对美貌的追逐没有止境,美丽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
几个减肥误区:
体重减轻≠瘦了。单纯体重减轻,减少的大概率是水分、肌肉,而不是脂肪。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节食、不吃肉/只吃肉、不吃早饭/晚饭不可以减肥。结石、低血糖、便秘、月经不调、肠胃疾病了解一下。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鱼、肉;蔬菜;低糖的水果;粗粮……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按摩不可以丰胸、瘦脸。同样都是按摩,为啥效果不同?
瘦是瘦全身,胖也是。
锻炼没那么容易长肌肉。随便锻炼一下肌肉满满,大街上不全是肌肉男女了。
神乎其神的减肥产品伤身伤钱包。明星长胖不因为没买减肥神器吧。
吃了吐,腐蚀牙齿喉咙,还长胖。吃进去已经吸收了大部分。而且容易形成厌食症、暴食症,得不偿失。
美丽的标准各不相同,健康是通行证。
让我们一起美美哒!